随着中超联赛进入后金元时代,江苏苏宁(现江苏队)球员的身价波动成为国内足坛热议话题。从昔日天价外援扎堆到如今本土球员挑大梁,这支曾夺得2020赛季中超冠军的球队,其球员估值折射出中国足球市场的深刻变革。
特谢拉、埃德尔等苏宁时期的核心外援离队后,球队一度陷入“估值断崖”。据德国《转会市场》数据,2021年苏宁解散前,外援集体解约导致全队身价缩水超80%。如今,留守的本土球员如吴曦、李昂等国脚级球员,虽技术扎实,但商业溢价能力明显弱于外援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苏宁青训体系培养的黄紫昌、阿不都海米提等年轻球员,凭借中超表现身价稳步上涨。黄紫昌2023年转会武汉三镇时,转会费达2000万人民币,较苏宁时期翻倍。业内人士分析:“这类球员的估值更贴近实际能力,泡沫较少。”
足协限薪令的推行让球员身价回归理性,但同时也抑制了投资热情。某经纪公司负责人透露:“现在江苏籍球员的转会,买方更看重性价比而非明星效应。”例如,前苏宁后卫周云退役后,同期球员的转会费普遍降至500万以下。
“中国球员身价需要新的衡量标准——不仅是数据,还有对联赛生态的长期贡献。”——足球评论员张路
未来,随着中超俱乐部经营策略转向务实,江苏球员的估值或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短期内难再现金元足球的疯狂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