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臧一泽内线超越,技术精湛
臧一泽所在的小组竞争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意大利选手康福托拉和荷兰选手米歇尔-费尔泽布尔在比赛大部分时间内交替领先,臧一泽则稳固守住第三的位置。
比赛进入最后三圈,康福托拉发力冲到第一。 就在比赛还剩一圈半的关键时刻,臧一泽从内道突然加速,完成了一次干净利落的超越,成功越过荷兰选手米歇尔-费尔泽布尔。
这一内线超越动作展现了臧一泽出色的技术和勇气。 她最终以2分32秒250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二,顺利拿到半决赛入场券。 臧一泽的表现为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在中长距离项目上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03 公俐争议犯规,抱憾出局
公俐在第九组出场,她的比赛以戏剧性方式收场。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两圈时,公俐与意大利名将方塔纳发生肢体接触,导致后者摔出赛道。
公俐最终以小组第二的成绩完赛,但裁判随后宣布判罚决定。 官方判定公俐在直道末端区域内未按规定给领先选手让行,这一犯规行为导致她被取消晋级资格。
此次判罚凸显了短道速滑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 即使是细微的位置争夺,一旦违反规则,也会导致比赛结果的逆转。 公俐的出局让中国队在女子1500米项目上折损一员大将。
04 赛事背景与中国队现状
本次蒙特利尔站比赛是2025-2026赛季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首站赛事。 中国队派出了包括孙龙、林孝埈、刘少昂、范可新、公俐等主力选手的阵容参赛。
女子1500米一直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相对薄弱的项目。 在本站比赛中,公俐、杨婧茹和臧一泽共同承担起冲击好成绩的任务。 杨婧茹和臧一泽的成功晋级,为中国队在这一长距离项目上带来希望。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是国际滑联的重要赛事系列,也是各队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关键积分赛。 中国队在本赛季面临着加拿大、荷兰、韩国等传统强队的激烈竞争。
裁判的判罚公俐在直道末端区域内未按规定给领先选手让行,这一判罚依据是短道速滑比赛中关于位置争夺的具体规则。 在直道末端区域,选手间的超越和位置争夺需要遵循特定的让行规则,以确保比赛安全进行。
公俐与意大利名将方塔纳的接触发生在比赛还剩两圈时,这一关键时刻的肢体接触直接导致了方塔纳摔出赛道。 尽管公俐以小组第二完赛,但裁判通过视频回放确认了犯规动作。
短道速滑规则中对选手的超越时机、路线和身体接触有严格规定。 运动员在超越时需要确保不危及其他选手的安全,否则即使完成比赛,也可能面临赛后判罚。
此次判罚再次表明,短道速滑比赛结果不仅取决于终点排名,还需要通过裁判团的规则审核。 这种判罚的不可预测性,也是短道速滑项目的观赛焦点之一。
女子1500米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选手表现对比
选手所在组别最终成绩晋级结果关键表现杨婧茹第一组2分32秒582晋级最后两圈超越匈牙利选手臧一泽第五组2分32秒250晋级最后一圈半内线超越荷兰选手公俐第九组小组第二完赛犯规出局与意大利选手方塔纳发生接触
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项目需要选手在长达13圈半的比赛中平衡体力分配、位置选择和冲刺时机。 杨婧茹和臧一泽都展现了出色的战术执行力。
杨婧茹采用的是 “先跟随后发力” 的经典长距离战术。 她在前中期保持体力,最后阶段开始发力上升位置,这种策略有助于减少风阻消耗,保留体力用于关键超越。
臧一泽则展示了不同的比赛节奏。 她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第三位置,但在最后时刻选择内道超越。 内道超越需要精准的技术和时机把握,因为内道空间有限,风险较高。
公俐的犯规出局则凸显了短道速滑比赛中战术执行的风险性。 选手在争夺位置时必须同时考虑规则限制,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作为国际滑联的重要赛事,其规则和判罚标准与冬奥会完全一致。 运动员需要在这些比赛中适应国际裁判的判罚尺度,为更大规模的国际赛事积累经验。
中国队此次女子1500米项目的赛果,反映了短道速滑中长距离比赛的典型特点,实力与运气并存,战术与规则共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