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不是终点——2016世界冲煮冠军粕谷哲专访

2025-08-15 14:56:27 3912

今年2月,粕谷哲在东京千叶县船桥市与梶真佐巳(Masami Kaji)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开了一间咖啡店叫做「PHILOCOFFEA」,取自粕谷哲的名字“哲“即英文Philosophy“哲学”之意,coffea则是“咖啡树”的意思。

图片来自ins,门口爆裂开的墙壁与粕谷哲那种看似温柔但是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感觉非常一致。

粕谷哲与合伙人

百忙中的约见,愈显珍贵

从今年5月开店以来大半年漂泊在海外,4月份上海Hotelex咖啡节之后,粕谷哲立即飞往巴拿马艾莉达庄园参加100周年纪念,之后与Hario总部同行前往美国庆贺纽约分店开业,6月受到Collaborative Coffee Source(创始人为2000年首届WBC冠军Robert Thoresen)的邀请前往挪威参加关于冲煮经验的分享对谈,还有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参与当地的咖啡文化活动和教练培训授课。

今年夏天在东京千叶县的海边筹备的HUB COFFEE联名店他也只匆匆去了一次,直到临近JBC准决赛才终于停歇脚步回到日本投入密集的训练。(注:JBC赛事每年在东京举行,SCAJ即日本精品咖啡协会)

店内陈列的以东京千叶县的“叶山”海滩为背景的咖啡瓶

在去拜访之前提前两个月与他确认,他打趣说:“等你,刚好我在练习,你可以感受下咖啡喝到吐了的感觉,别爽约,我可是认真记录在行程表里了”,一番对话也让这次拜访注定变得不简单,不再是纯粹的朋友见面,而要更加慎重的对待,当人的时间成本都以每分每秒在计算,会更尊重和珍惜相处的时间。

当天到访前一早,他就跟我确认了电车到达时间。因为店址离东京市区较远,粕谷哲担心我们一行人不认路,特意到车站迎接我们,一路就开始聊彼此的近况。

由于参加JBC练习时间有限,粕谷哲每天必须持续10小时以上的训练,阳光照射下清晰的面容不显憔悴,坚定的步伐透出些许自信和笃定。担心如此强度的工作是否会影响健康,因为患病才决定转行的他,是否对这个决定有过一丝丝后悔呢?

病魔缠身,转换人生跑道

粕谷哲从大学研究生毕业一直在IT咨询公司工作了4~5年,工作稳定高收入白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并不怎么开心,突然有一天在两周内体重骤降8公斤,意识到自己走路步伐变得沉重,才去医院体检,被医生判定是1型糖尿病,必须立即紧急住院。

当时脑海中浮现电影中常常出现的桥段,有一天医生拿着病危通知书来到你的病床前无奈的摇头叹息…想象的画面彻底撼动了自己内心,到底这一生为了什么而活?假设这一生是在工作中渡过,什么样的工作才值得奉献自己生命去持续投入?

大抵理想的工作状态是轻松的,但也许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与UNIUNI COFFEE创始人张寅喆对谈中

咖啡从兴趣爱好,变成唯一的选择

住院治疗期间难得清闲搜索关于病情的信息,糖尿病在饮食上有很多限制,平时热爱喝果汁的粕谷哲却发现能喝大量摄入的只有黑咖啡,于是在医院附近的二子玉川的SAZA COFFEE买了一整套手冲咖啡的道具。

因为从来没有自己亲自操作过滴滤咖啡,当场咖啡师教了详细步骤,回到医院后努力还原,最终得到是一杯苦不堪言的咖啡,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着实让粕谷哲感受到内心的冲击。

但现在回想起来,没有当下解开真相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从公司离职后一心想投入精品咖啡行业,在得冠军三年前的训练生涯苦不堪言,伴随着失眠和恐惧,几乎都是被自己的噩梦惊醒,可想而知“压力“这种东西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每天都处于焦虑的状态,总质疑自己做的咖啡是否好喝,没有标准真的很难判断。

“日本冲煮赛中经历角逐激战,当成为日本代表的选手的身份降临在我身上时,坦白说焦虑和害怕的心情与日俱增。”

粕谷哲找到当时他刚入行时工作的咖啡店「COFFEE FACTORY」主理人古桥伯章先生,古桥先生对于粕谷哲来说是”master“大师般的存在,因为他对于“好”的标准有自己非常明确的逻辑思维,永远抱有一颗渴望求知欲的上进心,顺应业界的趋势不断在更新自我。

虽然现在粕谷哲和古桥没有时间见面,但也至少一个月会通一次电话,无论发生什么,包括当时懵懂焦虑的自己,只要遇到困难就会找他倾诉。

参赛是重新定义自我、变强大的过程

这次参加JBC也是向WBC世界大赛再次向自己发起挑战的决心,当粕谷哲发现在待在日本的时间过的相对安逸,而只要出差就会过的很充实,过度安逸也会让他害怕。

每次出差都会见到以前比赛的战友,有一次聊天中有对方说了一句当头棒喝的话:

“To be a champion is not a goal.”

如果不挑战一切都会消失,这句话让他决定再次投入了比赛 。“冠军”这个称号是一时的目标,但不是人生的终点,于我而言“不断成长”才是最终目的。

焦虑大部分是计较付出,得不到回报,但当你抱着“想成长”的心态,才会持续让自己变强大。

人生总要疯狂一次,是咖啡选择了我

「PHILOCOFFEA」联合创始人的另一位狠角色―梶真佐巳,也是如此“疯狂”的人,使命感驱使着不得不更疯狂一些,这也是他们之间彼此达成共识的秘密。

Apple的CEO库克说过一句话“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在他的理解是:“人的一生不仅仅是为工作,如果要疯狂一次,宁愿选择一件事足以倾注毕生的热情就足够了,能改变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促使自己去碰触更高领域的事物,而世界对于“好咖啡”的定义一直不断在革新,每天update储备信息量,检验自身是否在进步是在比赛中能得到自我判定的。

店里的一角看到一排烈酒和威士忌,之前有与GREY GOOSE合作推出咖啡鸡尾酒,这次把这个概念会延续到SCAJ展台上,与BARCADI研究了一系列新概念的咖啡鸡尾酒,能去现场的朋友有口福啦!

离开稳定的工作投入新领域的开拓,不仅仅需要自律。按着自我意识生活听起来很酷,当一切从零开始的起点向前奔跑时焦虑,害怕,不确定都是日常,而从冠军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的是不确定的反馈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这正是驱使人向前奔跑的魅力所在啊!

图片来自ins Philocoffea

2016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冠军粕谷哲

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提过一个“心流”(flow)的学术名词,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行动中,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正在备战JBC的粕谷哲如是说:练习对他来说并不难,但过程中最痛苦在于体力上的消耗,兼任多重身份要专心投入时往往会用力过度(笑)。

这么疯狂的人也有很懂生活情趣的一面,店里装饰的花都是他和太太一起在附近花园里采摘的,只为每天能看到花都会觉得心灵被治愈。

更无厘头的是去年在结婚仪式上用射飞镖决定蜜月旅行地,结果射中了冷门的Liechtenstein 列支敦士登,努力了一年终于让这个承诺兑现啦!

☞Philocoffea Roastery & Laboratory

✎千葉県船橋市本町2丁目3−29

9:00~18:00(不定休)

JR船橋駅徒歩7分

开在博物馆里的咖啡馆

by CoffeeSalon

版权信息:

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行走的咖啡地图】,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Irene 艾琳

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巴西世界杯开幕式超模|网购淘宝世界杯体育用品网|netgoutao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