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捷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男足世界杯预选赛大名单时,许多老球迷不禁感慨万千。这位出生于山东农村的球员,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业余球场到职业联赛,再到国家队核心的蜕变。他的故事,远比剧本更热血。
1995年,张捷在淄博市周村区的一个小村庄长大。村里唯一的"球场"是学校后门的煤渣空地,孩子们用砖块摆成球门,穿着十几元的胶鞋训练。父亲是水泥厂工人,母亲务农的家庭条件,让他直到14岁才第一次接触正规足球训练。"当时教练说我太瘦弱,但眼神里有股狠劲,"张捷在纪录片《追球》中回忆道。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31岁的张捷已成为国家队中场节拍器。他在接受《体坛周报》采访时坦言:"每次穿上国家队战袍,都会想起那个在煤渣场摔得满腿是血,却坚持加练的自己。"数据统计显示,本届预选赛他场均跑动距离达11.2公里,传球成功率保持89%以上。
"张捷证明了中国球员也能用脑子踢球,他的大范围转移和防守预判完全是欧洲级别。"——前国足主帅米卢
如今,这个曾因营养不良被青训拒之门外的男孩,正带领球队向世界杯决赛圈发起冲击。或许正如他球鞋上绣的那句座右铭:"梦想不会逃跑,会逃跑的永远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