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017年3月,郑州的气温刚刚回暖,航海体育场却早已热火朝天。时任建业主帅贾秀全亲自坐镇,来自全国各地的23名试训球员正在接受严格考核。这批球员中既有刚退役的国脚子弟,也有中甲联赛的潜力新星,更有从巴西青训归来的"海归派"。
"那个穿10号球衣的小个子特别抢眼,他的盘带就像踩着风火轮"——现场球迷王先生回忆道
二、残酷的淘汰机制
据当时俱乐部青训总监透露,试训分为三个阶段:
- 体能测试:包括12分钟跑、折返跑等基础项目
- 技术考核:传接球、射门、对抗等专项测试
- 实战演练:与建业U23梯队进行教学赛
最终仅有5人获得签约机会,淘汰率高达78%。值得一提的是,现效力于成都蓉城的后卫张晓彬,正是当年试训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三、那些未被看见的汗水
试训落选球员李伟(化名)向我们展示了当年的训练日记:"每天5:30起床加练,晚上对着宾馆墙壁加练任意球到11点......"这样的故事在试训营里比比皆是。虽然最终没能留下,但这段经历让很多球员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
去向 | 人数 | 占比 |
---|---|---|
签约建业 | 5 | 22% |
加盟其他职业队 | 9 | 39% |
转型青训教练 | 4 | 17% |
退出职业足球 | 5 | 22% |
四、留给中国足球的思考
如今回看2017年的这次试训,折射出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诸多问题。过于注重短期成绩的选拔机制,让很多大器晚成的球员错失机会。当时一位乌克兰籍球探的评价发人深省:"你们总是在寻找20岁的梅西,却忘了培养22岁才踢上主力的克洛泽。"
五年过去,当年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有的已经站上中超舞台,有的在业余联赛延续着足球梦想,更多人则回归平凡生活。但那段在建业试训的激情岁月,永远定格在他们的青春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