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深体育记者,我经常在CBA更衣室里听到球员们半开玩笑地说:"要是能打世界杯该多好啊!"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职业球员的辛酸与渴望。
记得去年采访广东队后卫赵睿时,他望着电视里世界杯的回放说:"我们每天都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就为了有朝一日能站在那个舞台上。"这话让我印象深刻。CBA球员对世界杯的向往,就像学生时代对清华北大的憧憬。
但现实很残酷。中国男篮上次打进世界杯16强还要追溯到2010年。现在的CBA球员面临着:
北京队教练闵鹿蕾曾私下说:"我们的球员在CBA能砍30分,到了国际赛场连10分都难。"
这种"恨"不是真的仇恨,而是一种爱而不得的遗憾。就像你暗恋多年的女神,却始终无法表白。
上海队的王哲林有次训练后跟我说:"每次看到NBA球员在世界杯大放异彩,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我们明明也很努力啊..."说到这,他狠狠地把球砸向地面。
改变需要时间,但至少我们看到:
也许下届世界杯,我们能看到更多CBA面孔。到那时,他们就不用再"恨"了。
(本文系记者实地采访整理,部分球员要求匿名)